【病虫害】碗莲的病虫害防治知识: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病虫害】碗莲的病虫害防治知识: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文章插图

碗莲的病虫害防治常识
碗莲腐朽病
a.症状 病害发作于全株 , 从种根开端病发 , 延及地下茎、叶柄、叶片及花梗等部位 。
地下茎早期似无症状 , 但其断面导管有的变成淡褐色或褐色 , 并逐步扩大 。 有的病茎变色不显着 , 但茎的片面或一侧发作纵皱 , 病茎所生叶片呈淡绿色 , 当前从叶缘开端枯槁 , 惹起叶片卷缩以致枯死 。
b.病原 病原为球茎状镰刀菌莲专化型(Fusarium bulbigenum Cook et Mass. var. nelumbicolum Nisikado et Watanabe) , 属半知菌亚门 。 小型分生孢子长卵形 , 无色 , 单胞 。 大型分生孢子无色 , 弯月形 , 顶端尖 , 向一方曲折 , 脚胞分明 , 生厚垣胞子 。
c.传达路子和病发前提以菌丝体在种藕内和以厚垣胞子在泥土中越冬 , 带菌的种藕和病土成为次要初侵染源 。 栽植带菌种藕 , 长出的幼苗则成为中间病株 , 先是地下茎秆及根系发作病变 , 后涉及叶柄和叶片 , 中间病株发生胞子从伤口侵入 , 构成再侵染 。 种类间抗性有差别 , 深根系种类较浅根系种类病发轻 , 阴雨连绵、日照缺乏或暴风雨频仍易引发此病;藕田泥土通透性差或酸性大 , 污水入田或水温高于35℃ , 都易引发此病 。
d.防治办法 ①量体裁衣选用抗病品种 。 ②宿疾田宜执行2~3年轮作 。 ③精选无病种藕 , 并用50%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 喷雾后闷种 , 掩盖塑料薄膜密封24h , 晾干后栽植 。 ④藕田深耕翻耙 , 每公顷施石灰1500~2250kg 。 ⑤增强肥水治理 , 施足腐熟有机肥 , 合时过量追肥 , 做到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 , 氮肥与磷钾肥相结合;按莲藕分歧生养阶段需求管好水层 , 做到深浅适合 , 以水调温调肥 , 避免因水温太高或临时深灌减轻病发 。 ⑥实时铲除病株后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也可用上述夹杂好的杀菌剂每公顷7.5kg拌细土375~450kg , 堆闷3~4h后 , 撒入浅水层 , 2~3d后再用上述夹杂剂6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4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于地上部叶柄 。
碗莲叶腐病
a.症状 次要为害浮贴水面的叶片 , 病斑外形不定形 , 有的呈“S”形 , 有的形如蚯蚓状 , 褐色或黑褐色 , 坏死部前期呈现红色皱球状菌丝团 , 后生茶褐色球状的小菌核 , 病发重的叶片变褐腐朽 , 难于抽离水面 。
b.病原 病原为喜水小核菌(Sclerotium hydrophilum Sacc) ,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 菌核球形 , 卵形至洋梨形 , 初红色 , 后变黄褐色或玄色 , 外面粗拙 , 巨细为(315~681)μm×(290~664)μm , 外层的深褐色细胞巨细为(4~14)μm×(3~8)μm , 内层无色至浅黄色 , 构造松散 , 构造里的细胞巨细为3~6μm 。
c.传达路子和病发前提 以菌核随病残株遗落在泥土中越冬 , 翌年菌核漂泊水面 , 气温上升后菌核萌生发生菌丝损害叶片 , 病菌发育适温25~30℃ , 温度高于39℃或低于15℃晦气病发 , 夏秋高湿多雨时节易病发 。
d.防治办法 ①增加菌源 , 采收时肃清病残株 , 深埋或会合销毁 。 ②病发早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500倍液 , 每隔10d左右喷一次 , 延续防治2~3次 。
【【病虫害】碗莲的病虫害防治知识: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碗莲斑腐病
a.症状 病斑外形不定 , 叶片上初生水渍状小黑斑点 , 后扩大成圆形至多角形或不规则形 。 边沿玄色有黄色晕圈的病斑 , 两头灰黑色有轮纹 , 病部易决裂或零落 , 致叶片和叶缘完整不整 , 严峻时叶片大部分乃至悉数变黑褐色腐朽 , 上生灰褐色霉层 , 即病菌子实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