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夏季防治花卉腐烂病


夏季防治花卉腐烂病君子兰腐烂病

君子兰腐烂病在幼龄及成植株上都有发生,轻者只有几片叶或几条根腐烂,重者全部叶片烂掉,小苗可整株死亡,如防治不及时,肉质亘根也会全部烂掉 。 引起发病的原因,一是由于机械损伤、肥料烧伤,造成伤口,招致病菌感染,产生腐烂;二是由于管理不善,湿度过大,或温湿度变化过大而引起 。 在管理上应注意养护,应将溃烂组织切除后涂以木炭粉或细炉灰,或浸入0.1%高锰酸钾中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阴干 。

君子兰烂根

君子兰是肉质根,由于养护不当等原因,易引起根部腐烂 。 造成君子兰烂根的原因很多:(1)施用末腐熟的有机肥或施肥过多,或肥料直接触及根系,根被烧坏引起烂根;(2)浇水不当,尤其是在夏季高温、冬季低温的情况下,浇水过量,极易烂根;(3)培养土配制比例不当,造成盆土板结,盆内长期积水 。 此外,君子兰分株时分割处末消毒,细菌侵染等,也易造成烂根 。

防治方法: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不要接触根系;盆土以透气性好、渗水性强、土质微酸性为好,常用森林腐殖土,南方一些地方可用塘泥、山泥、碎砖石加木炭等 。 君子兰有发达的肉质根,能贮存较多的水分,并有一定的耐旱性,浇水以少量为好,以经常保持湿润为宜;发现君子兰烂根后立即将植株从盆内移出,轻轻剥去泥土,用清水把根冲洗干净 。 再用洁净的利剪,把烂根剪掉,再用洁净的利剪,把烂根剪掉,然后把根浸入0.1%高锰酸钾液中消毒,取出后蘸少许硫磺粉或草木炭,放在阴处晾干 。 如烂根严重的需把它栽植在经过用开水消毒的沙土里,促发新根 。 如烂根较少的可换上新的培养土,重新上盆 。 上盆后适当控制浇水,放在半阴处养护,萌发出新根后再转入正常水肥管理 。

兰花腐烂病

此病多在气候湿润的夏秋多雨季节发生,常见的有黑腐病、软腐病等 。

黑腐病:由疫霉属真菌引起 。 多发生在叶片、根部和生长点,病部最初出现半透明的斑点,继而斑点扩大,组织发黑腐烂 。

软腐病:由欧文氏杆菌属和假单孢杆菌属细菌引起 。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微小的褐色水浸状斑,随后扩大成灰色、潮湿的斑块,稍一触压表皮就会破裂,并流出有恶臭味的菌脓 。

防治方法:首先要保持植株通风,降低湿度,发病初期用50%克菌丹500倍液、50%退菌特1000倍液、大蒜水(将大蒜捣碎浸水、取其滤液)喷洒叶面或涂抹病斑 。

兰花烂根

兰花虽喜湿润,但它的肉质根系却怕涝,过湿或雨淋积水容易烂根,并易诱发黑斑病 。 所以养兰的盆土平时不适合过湿 。 冬季兰花处于休眠或缓慢生长阶段,盆土宜偏干;春、初夏是兰花生根抽叶生长的重要时期,盆土宜偏干;春、初夏是兰花生根抽叶生长的重要时期,盆土宜偏润;但长期过湿,也易造成烂根,引起叶片枯黄甚至死亡 。 因为水分过量,造成土壤积水,透气性差,致使氧气不足,阻碍根部呼吸作用,引起根系变黑腐烂 。 梅雨或暴雨季节盆栽兰花必须避雨,因久雨多湿,新叶上最易发生黑斑点,而且花蕊常有“烂衣”现象,影响开花和观赏 。 但是,盆土过干,易使假鳞茎干瘪或其他组织因失水而影响代谢作用,也会导致组织纤弱,植株生长不良,乃至死亡 。 但秋季宜适当偏湿,因为秋季干旱会对来年抽叶开花有不利的影响 。 故养兰者应懂得“冬不湿、秋不干”的诀窍 。

以上说明兰花在不同时间对水分(包括湿度)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应严格掌握兰花浇水量 。 兰花施肥不当,如施肥过多、过浓,将液肥灌入叶鞘或溅到叶片上也易引起根系腐烂,因此施肥时要沿着盆沿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