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泉穴在哪个位置,涌泉贴的正确贴法


涌泉穴到底在哪里?足心
主肾及其经脉循行部位的病症以及与肾有关的脾、胃、心、肺等脏腑病症 。
涌泉穴在脚的哪个位置涌泉穴 ,  在人体足底穴位 , 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 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 , 乃是肾经的首穴 。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 , 涌泉者足心也 。 ”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 , 来源于足下 , 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 。 所以 , 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 此穴位的寻找方法:取穴时 , 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 , 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 此穴位的主治疾病: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 。 穴道指压法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穴道按摩治疗膀胱炎、指压法治疗白发等等 。 推搓涌泉穴俗称“搓脚心” , 它是我国流传已久的自我养生保健按摩疗法之一 。 推搓涌泉穴之所以能防治各种疾病 , 尤其是老年性的哮喘、腰腿酸软、便秘等病效果较明显 , 这是因为: (1)中医的经络系统是运行全身气血 , 联络脏腑肢节 , 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 而俞穴是人体脏腑组织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 , 它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 。 它可以反应病症 , 协助诊断和接受各种刺激 , 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 通过推搓涌泉穴 , 可以达到对肾、肾经及全身起到由下到上的整体性调节和整体性治疗的目的 。 (2)人类的足底部含有丰富的末梢神经网 , 以及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等器官 , 它与人体各个系统、组织、器官有着密切的联系 。 通过对涌泉穴的推搓可以加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 有效地改善局部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通透性 , 和有节律的运动性 , 从而促进了血液、淋巴液在体内的循环 , 调整人体的代谢过程 。 (3)推搓摩擦出现的热感 , 就是一种良性的刺激 。 加之在推搓过程中本身就是一种自我的形体导引运动和身心的修养过程 。 利用刺激涌泉穴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方法有很多 , 归结起来可分为三类:一是用药物烘烤、熏洗;二是用灸疗、膏贴;三是用各种按摩手法或其他的物理性方法 。 下面是几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 (1)用热盐水浸泡双侧涌泉穴 。 热水以自己能适应为度 , 加少许食盐 , 每日临睡觉前浸泡15~30分钟 。 (2)用艾灸或隔药物灸 , 每日一次 , 至涌泉穴有热感上行为度 。 (3)用按摩手法推搓、拍打涌泉穴 。 ①在床上取坐位 , 双脚自然向上分开 , 或取盘腿坐位 。 然后用双拇指从足跟向足尖方向涌泉穴处 , 作前后反复的推搓;或用双手掌自然轻缓的拍打涌泉穴 , 最好以足底部有热感为适宜 。 ②取自然体位、仰卧位或俯卧位 , 用自己双脚作相互交替的对搓动作 , 可也用脚心蹬搓床头或其他器械 。 俗话说:“若要老人安 , 涌泉常温暖 。 ”据临床应用观察 , 如果每日坚持推搓涌泉穴 , 可使老人精力旺盛 , 体质增强 , 防病能力增强 。 据统计 , 推搓涌泉穴疗法可以防治老年性的哮喘、腰腿酸软无力、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头晕、头痛、高血压、耳聋、耳鸣、大便秘结等五十余种疾病 。

推荐阅读